近年來,耒陽市委編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構編制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對標對表中、省、市部署要求,按照“嚴控總量、統籌使用、有減有增、動態平衡、保證重點、服務發展”的思路,不斷強化管理,做好“加減乘除”,提高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機構編制保障。
一是在統籌盤活編制資源上做“加”法。圍繞耒陽市夯實衡陽副中心地位,爭當大湘南縣域發展“領頭雁”的決策部署,重點保障教育、醫療、科研、安全生產等領域和基層一線人員編制配備,確保編制“為重點所用,為基層所用”。2020年,批復教師公開招聘用編計劃450名,批復醫護人員公開招聘用編計劃184名。同時建立“人才編制池”,調劑50名事業編制,試行鄉鎮行政編制周轉辦法,調劑20名鄉鎮行政編制作為周轉基數,為重點領域和部門引進人才、工作急需等提供人員編制保障。
二是在控編銷編精簡機構上做“減”法。全面完成黨政機構改革任務,推進政府職能效能提升和機構改革。自2019年機構改革以來,減少機構87個,其中:副處級事業機構1個,正科級行政機構3個(改革前40個,改革后37個),正科級事業機構26個,副科級事業機構12個,股級機構45個,精簡機構總數位列衡陽市各縣市區第一。同時,利用簡政放權、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等工作,通過撤、并、減等方式核減收回編制500余名,為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用編提供保障。
三是在簡政放權理順權責上做“乘”法。組織全市相關職能部門推動“放管服”改革,完成權責清單及實施清單,下放鄉鎮(街道)權責清單116項,實施清單172項。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則,重新制定了耒陽市經開區“三定”規定,從根本上理順了體制機制,盤活了編制資源,為耒陽市經開區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出臺“三定”規定(“三定”規定或機構編制方案)119份;完成黨政機構改革人員轉隸任務4200余名,50項交叉重疊、存有爭議的部門職能調整理順到位。
四是在穩妥化解遺留問題上做“除”法。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原則,通過機構改革,進一步理順和規范了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解決了一些長期制約發展的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穩妥化解機構改革人員安置矛盾、交通局燃油稅費改革政策性轉編等10余起歷史遺留問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機構編制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